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7年12月27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魏茂义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崔东双处长、省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王彦民处长,他们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中新社、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网、法制日报、新文化报、彩练新闻等14家媒体的15名记者参会。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处处长杨红军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当前,居民在外餐饮消费越来越普遍,餐饮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餐饮安全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事情,今年我国首次出题了全面指导餐饮行业质量安全的纲领性文件,从多个方面提出要求,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魏茂义先生,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我省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食药监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崔东双先生,省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王彦民先生,他们将一并回答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请大家给予充分的关注。
下面,首先请魏局长为大家介绍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们,上午好!
餐饮业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链条的最后一关,推动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党和政府十分重视。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目前,普通居民外出就餐越来越普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就要抓住餐饮业。他同时强调,八项规定以来,高端消费明显下降,普通消费上升,要从满足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2017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再次强调要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今年9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4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监管水平、全面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和组织实施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目前国内对餐饮业最全面的指导性文件。
需要指出的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农产品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及原辅料贮运销售、食品加工制作、餐具洗消、监督抽检、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诸多环节,需要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主体责任、提升管理能力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食品药品安全办、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农业、商务、卫生计生、质检、食药监、旅游、民航、铁路等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共同推动;也需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力量。
下面,我就我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通报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我省餐饮业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餐饮服务提供者105236家,其中餐饮服务经营者96487家,单位食堂8749家,上述数据不含无证小餐饮和居民楼内的小饭桌。总的来看,我省餐饮产业有以下几个特点,我个人给归结为“四不”:
第一,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在餐饮服务经营者中,大型餐饮22605家,中型餐饮7377家,小型餐饮63910家,其他类型2595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型单位占我省餐饮单位总数的77%还强,“小、散、乱”特征比较明显,小作坊、小餐饮和小摊贩等无证经营、无序经营的现象也客观存在。
第二、从业人员素质不强。我省中小餐饮企业经营门槛低,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多数人员文化层次不高,整体素质偏低,法规意识、专业水准、敬业精神、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不少餐饮服务单位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食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餐饮服务单位管理水平还不高。
第三、知名品牌企业不多。我省餐饮服务经营业态种类繁多,冷热荤素品种齐全,豪华酒店、家常菜、风味小吃城等多种经营形式普遍存在。但不少企业创品牌意识还不够强,全省真正有影响、有知名度的餐饮服务单位和特色食品还比较少。
第四,主体责任意识不牢。一些餐饮服务单位存在侥幸心理,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比如,原辅材料购进索证索票、进货查验把关不严;食品加工制作标准规范执行还不到位;餐饮具清消操作不规范;食品原料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环境卫生、人员管理等还不到位。今年上半年,我省也发生过因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而导致的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我省推进餐饮业质量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我省各相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居民餐饮消费习惯、食品生产经营特点,采取了七项重点措施,严防、严管、严控餐饮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推动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强化企业主责意识。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制作教学片、印发文件通知等诸多形式,组织专题宣贯,告诉餐饮服务单位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通过大检查、大排查,推动餐饮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每年春秋开学季、中高“两考”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根据年度工作安排,每个季度还要安排专项监督检查,适时开展量化分级管理验收考核检查;根据群众举报,及时开展有因飞行检查。通过一系列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督促企业按要求整改,不断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的主责意识形态。
(二)创新行政许可政策。根据国家“两证合一”改革要求,我们制订了《吉林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细则当中通过了7项创新措施,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比如,鼓励有条件的餐饮单位建设“阳光厨房”;要求从事网络经营或对外送餐的经营者,应当配备相关的密闭保温运输设施;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加工制售凉菜可用专区代替专间的要求(学校食堂除外);一线监管人员要参与现场核查,避免许可与监管分离。
上述措施符合基层实际,起到了既强化监管,又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省局统一印制、免费发放新版许可证,为基层节约办证经费260万元。
(三)实施“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对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其中动态等级分为三级: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分别通过大笑脸、微笑脸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向消费者公示。截至目前,全省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单位已达61000余户。今年考核验收后,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评定A级店1165户,B级店20874户。我们对A、B级餐饮店实行“寻找消笑脸就餐”室内室外“双公示”制度,引导消费者看笑脸选餐馆,倒逼餐饮企业自觉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此举系国内首创。省局把“寻找笑脸就餐”作为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载体、抓手和突破口,投入310余万元,为A级店制作LED公示板和标识牌;投资90余万元,为B级店制作夜光标识牌;开发推广了“寻找笑脸就餐”手机APP软件,目前上网餐饮业户已超过15000户。
(四)推进“阳光厨房”改造。“阳光厨房”建设是我省推进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亮点举措。以往的后厨是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现在消费者通过透明玻璃或电子显示屏,就能把厨房的环境卫生和实时操作情况看得一清二楚。“阳光厨房”的大力推进,带动了省内众多餐饮企业“自我加压”,自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国家总局就推广此项工作在我省召开了现场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200余家餐饮企业完成了“阳光厨房”改造。省局投资210万元,为310余所中小学校、养老机构和市(州)所属福利院食堂安装了监控设备。
(五)开展培训服务。通过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普及餐饮管理规范和标准;通过法律法规培训,培养经营者依法从业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职业操守培训,增强企业严把质量关的责任感,自觉守法诚信经营。省局组织召开单位食堂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制作餐饮管理教学片,让餐饮企业对照标杆找差距。各级监管部门还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及时讲解餐饮业质量安全要求。日常工作中,各级监管部门经常深入企业帮扶指导,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指导整改;善于抓住发证、换证等特殊时段,对餐饮企业食品安全员进行考核,督促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六)严查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近年来,我们集中开展冷冻肉、肉制品兽药残留、群体性聚餐、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等3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省局领导亲自带队,利用周六、周日多次奔赴基层开展突击检查。注重在食品专项整治、日常监管中捕捉案源,在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工作中锁定案源,坚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强化行刑衔接,省公安厅派专职人员入住省食品药品稽查总队,成立了“联合执法办公室”,优势互补,联合查办大案要案。今年以来,全省食药监管部门共查处餐饮服务和单位食堂食品安全案件2736件,涉案金额1083.41万元,责令停业153家,有效净化了餐饮食品市场秩序。
(七)引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不是监管部门的“独角戏”,而是社会共治的“集体舞”。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引导各界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一是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发现食品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2331或通过来信、网络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一经查实,根据举报奖励细则,举报人可获得单笔最高20万元的奖励。二是鼓励新闻舆论监督。今年以来,先后4次组织新闻媒体参与校园食品监督检查、量化分级管理达标验收等监管活动,先后5次邀请媒体记者直击现场参与稽查执法行动,通过曝光典型案件、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等形式,发布抽检不合格产品和检查不合格企业的信息,把问题企业和不合格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公众面前,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借此机会,我也代表省政府食药安办、代表省食药监局向各位媒体对我们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三是加强科普宣传教育。组织科普“六进”行动,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活动,传播科普饮食理念,提升公众辨别能力、自我保障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近期,我们又投入了140余万元,印制餐饮科普资料,分发到全省的中小学校,并开展咨询服务,全面提升学生食品安全素养。
各位媒体朋友,我省餐饮业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不断提升我省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努力让社会公众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们愿意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谢谢魏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哪位记者有问题想提问的话,请举手示意,并在提问前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我是吉林日报彩练新闻的记者。“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请问王彦民处长,我省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餐饮安全监管效能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为了解决餐饮监管工作中人少、事多、面广、管难等系统性的难题,我们开展了以信息换人、以技术换人、以装备换人的食品安全监管探索。经过努力,我们与吉林大学联合开发了吉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智慧监督管理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监管服务效能。也可以说,我们这个平台实现了多方共赢,第一是对监管部门领导来说,登陆平台即可以对辖区监管对象的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对监管执法人员活动的轨迹、监管的痕迹、留存、发现问题后续处理以及可以及时了解并可以查询、统计、分析日常工作中的历史性数据等。第二是对于一线执法人员来说,把执法中常用的指标、流程和打分计算方法预先植入到智能执法终端上,执法人员在现场只需要进行“是”与“否”的选择操作,可以直接打印法律文书,留下执法痕迹,完成监管任务。基本上可以实现傻瓜式操作、专家级执法的目标。以量化分级管理的A级验收评定为例,原来我们实行手工操作的时候,两个人早上8:30到晚上7:00能完成6户的验收工作,就已经很辛苦、很不容易了。我们使用这套执法终端以后,每一天按照原定的时间来进行工作的话,至少可以完成20户企业的审查和验收。第三,对于食品经营者来说,许可申请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申报,也可以查询本企业的信息档案,可以开展企业自查、问题整改的结果反馈,经营状况的定期签到等等,还可以对自己家经营的特色菜品进行宣传、推介。截至目前,已有106564户餐饮服务单位和237091家食品销售单位的许可在网上进行了登记。第四,对于公众来说,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搭建了信息互相交流的平台,公众就餐或者购买产品后,可以对相关生产经营者进行评价,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取证,并向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目前,全省已经建成数据中心5个,已有41个县(市、区)配备了执法终端1103台,利用终端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量化分级管理评定20000多次。应该说,餐饮服务监管工作已基本实现许可、日常监管、量化分级、重大活动保障和投诉举报一网通。
您好,我是长春晚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现在的餐饮服务行业十分普遍,外卖的特别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外卖小哥在飞驰,想问一下王处长,网络监管服务存在哪些问题,我省采取什么办法进行合理监督呢?
网络定餐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然而,经过我们了解和各方面的反馈,也包括这两年来3.15晚会的曝光情况看,网络餐饮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网络经营者无实体门店经营。二是有的网络经营者未能取得合法的经营资质。第三,个别网络经营者冒用合法资质搞异地经营活动。四是加工制售过程中不按规程操作、不按流程操作,隐患比较突出,监管的过程中还难以发现这个问题。五是个别的送餐者,在送餐过程中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配送要求,给本来是安全的差事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
对此项工作,我们省局包括县(市、区)局对这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年初以来,仅我们省局就已经四次约谈了“美团”、“百度”、“饿了吗”等比较大型的第三方网络定餐平台,督促其严格落实国家总局出台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其相关的义务。要求网络平台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入网前应逐一地进行现场核查。刚才,我们茂义局长对食品经营许可制度当中有7项创新举措,在这里就包括有对网络送餐平台的约束条款。同时,我们对符合相关标准的方可入网进行经营,对已进行入网经营的业户,要求第三方平台应每个月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核查,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经营业户应立即停止网络经营行为,同时报各相关监管部门对其加强监管。
近期我们又与“美团”点评集团达成了网络定餐食品安全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定餐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监管。
大家好,我是吉林电视台生活频道的记者。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王彦民处长,王处长,您好,像学校、幼儿园这种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餐饮食品安全就比较关键,请问王处长在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方面,监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谢谢。
好的。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就餐人数比较多,人群比较敏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领域。我们对这项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地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落实责任。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经营,容易导致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今年我们局联合教育、卫生等部门出台了《吉林省学校食堂饮食安全管理若干办法》,明确要求学校食堂应自主经营、统一管理,不得对外承包,已承包的,合同期满应予以收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实行法人负责制,也就是说,学校校长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当然,对外承包这部分,我们只对中小学校和特殊机构,对高校,我们没有做硬性要求,因为高校的人群都是成人,自我保护能力是比较强的。二是突出重点,严格监管。根据国家总局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两季、“两考”前都要组织专项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在每年的两季,这两季指的就是春季和秋季,也就是开学之前这两个季节,要求开学供餐前,食堂必须要具备“两张纸”:第一张纸就是学校食堂的自查报告,第二张纸就是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意见书。通过这两张纸,我们严格把关学校食堂在供餐前的食品安全。不达到供餐标准,绝不允许给学生供餐。
今年9月,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来到我省进行督查工作时,对我省这种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两张纸这件事和法人是第一责任人这项制度也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三是突出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依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我们把校园食品安全纳入地方食品安全年度考核和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重要内容列为平安学校创建和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四是突出部门联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在省市安办牵头组织的每季度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整治过程中,我们都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作为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查出的问题,依法该处罚的处罚,该移交的移交,净化了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环境,有效地保证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大家好,我是吉林日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崔东双处长,我们了解到在全面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的过程当中,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请问一下崔处长,我们省在示范超市创建过程中的进展情况现在是什么样的?谢谢您。
谢谢你关注我们放心超市的创建工作。我们省开展放心超市创建工作,是按照国务院市安办和国家总局的部署,按照国家总局的要求,是在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开展放心超市的创建工作。我们省组织在长春和延边两个地区开展示范超市的创建工作。从我们省局来看,我们省局印发了创建的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两地根据省局的部署,按照自查自建,全面开展审核评价、公示授牌、动态管理,六个阶段开展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各地监管部门和超市认真对照国家的标准,,努力提升超市和我们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为了保证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长春、延边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尤其是在帮助超市落实进货查验制度、质量信息公示承诺、商超与场地(基地)挂钩,建立追溯系统等各方面认真地对照标准,进行落实。监管部门做到了每月组织一次监督检查,每月组织一次抽检,并且全年抽检的标准要达到全品种全覆盖的要求。截至目前,长春和延边两地有四家超市申请了检查验收。长春有三家超市:麦德龙超市净月店、欧亚超市东盛店、远方超市光谷大街店。延边有一家:延边百货大楼。这四家申请了年底的考评验收。目前,创建工作已经进入到考评验收阶段,考评验收分这样几个程序来组织实施:一是企业自查,企业对照标准,自己检查达没达到标准;而后由县、(市、区)和市一级的监管部门进行初评;初评达标之后报省局考评。目前,省级的考评方案已经印发,正在组织实施阶段。
为了保证检查验收的质量,我们实行“四公开”、“一公示”的原则。“四公开”即公开验收标准、公开考评验收程序、公开考评过程、公开考评结果。“一公示”,对通过验收的超市要在我们省局网站和当地局的网站进行公示,听取公众的评价。
为了保证验收真正地公平公正,我们还将聘请第三方到这四家超市进行现场征求公众意见,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每个超市我们准备发放1000张调查问卷,满意率低于80%的超市,我们将一票否决,把这个权利交给公众和老百姓。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是吉林新闻联播的记者。刚才魏局长在发言中也提到了“寻找笑脸就餐”室内室外“双公示”制度系国内的首创,请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实行这项制度是基于什么样考虑,具体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谢谢。
我来解答这个问题。食品安全法规定,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是我们做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准则,也叫四大工作原则,这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特别社会共治这样一条,现在越来越成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实现社会共治?它的前提是要保障消费者的监督权。保证消费者监督权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要保证消费者知情权,量化分级管理、等级公示,“寻找笑脸就餐”活动,我们把政府评定的A级店、B级店、C级店都公示出来,就是要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之后更好地保障他行使监督权,最终达到社会共治的效果。
关于你说的作用,我想今天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对经营者来讲,他提供了进档升级的内在动力。第二,对消费者来讲,他提供了消费选择的权威标准。第三,对监管者来讲,他提供了靶向监管的科学依据。我就不展开了,这就可以把它的作用说清楚了。因为量化分级管理,特别是我省的“寻找笑脸就餐”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借此机会,关于这项工作有三个问题,我想跟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作以说明和交流。第一个问题,量化分级管理不是一劳永逸。我们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采取的是动态管理,就是说A级店、B级店,你得了A、得了B,不是铁帽子。你出现了问题,我们要摘牌;你C级店做好了,我们也提升你进档升级。我们对这项工作是一年一评定,省局负责A级店的评定,市州负责B级店的评定。A级店和B级店的公示板、标识牌,全部由省局出钱免费发放。这是我想说明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食品安全永远不存在零风险。这个餐馆评上了A级店、评上了B级店,不意味着他一点风险都不存在、一点出问题的可能性都没有,只是说相比较而言,A级店、B级店的安全等级相对高些,风险相对低一些。我们食药监部门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广大公众多到A级店、B级店就餐,减少自己的饮食风险。第三个问题,目前我们还不具备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定的条件。我身边的朋友曾经跟我探讨,说寻找笑脸就餐非常好,我们也觉得好,能不能让社会上的第三方机构来评定?我回头认真思考、研究了一下,至少目前在我们省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一是社会机构来评定量化等级,它的权威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会下降,政府的声音是权威的声音,三方机构的评定结果在百姓心目中的权威性会打折扣的。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每年大规模的集中搞一次,我们省局调动了全省食药监管部门的资源和力量来评定这项工作。如果我动用第三方机构来评定,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目前我们还没有这笔经费,需要花大量的钱。第三个原因,目前的三方机构还不具备这种评定的能力,因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制定了50多项的标准,每个标准都有附分。那么,让一个三方机构来从事这个工作,也免为其难。熟悉和正确地应用这些标准,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培训过程。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所以我认为目前实行第三方机构来评定量化等级,条件还不成熟。当然,随着下一步我们各个方面的条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们会考虑找三方机构来评定。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此。谢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魏局长和两位处长,谢谢大家!